全谷物食品中的大量膳食纤维是它作为健康食品的“秘密武器”。膳食纤维不能被人体吸收,也不会产生热量,吸水性强,高达本身重量的5-10倍,增大了食品消化物体积,促进肠道蠕动,使排便通顺,具有清洗肠道的作用,并可预防多种病症。而且摄入的膳食纤维还会延缓胃部排空,增加饱腹感,对于患者控制血糖及血脂很有帮助。
与国外相比,我国全谷物食品开发与生产仍处于萌芽阶段,生产与消费相对落后。推进国内全谷物食品开发,选准切入点尤为重要。在近日由全国杂粮产业联盟、吉林省农特产品加工协会等联合举办的第六届全国杂粮产业大会上,河南工业大学副校长屈凌波教授提出,以传统主食为切入点是开展全谷物食品开发与推广的重要突破口。
传统加工方式
符合全谷物理念
在我国居民膳食中,约有60%—70%的热能和60%的蛋白质来自于谷物类。目前,我国用于工业化食品生产的稻谷比例仅占4%,相对落后于面制主食。在中国推广全谷物食品的捷径是从主食着手。
我国米制和面制主食均以水为加热介质,由低温蒸煮而成,加工温度在100℃左右。以小麦面粉为原料加工的食品,若用油炸的方法加工,小麦粉中的维生素、尼克酸会损失掉大部分。但用蒸煮方法,营养成分可保留95%以上。以安全、营养、健康为原则的全谷物食品发展理念,不仅要求原料保留原有组分的自然特征,同时要求后期制作加工过程尽可能保留食品的营养。以传统主食为载体推广全谷物食品和相应的消费理念,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全谷物食品
发展显优势
近年,我国全谷物食品开发取得了一定的进步,表现在多个方面:重视谷物化学研究,深入分析营养组分;结合传统手工工艺,开展工业化生产工艺研究,实现了全麦馒头机械化生产;在对全麦组分研究的基础上,提升了全麦馒头的食用品质及加工工艺的稳定性,侧重全麦馒头的风味、质构、色泽等感官特性的改良研究及全麦馒头生理活性组分的生产调控研究等;结合消费者需求,对面粉成分进行科学组合,开发针对不同消费群体的全麦产品;着眼于我国杂粮的功能特性,开发出以荞麦、紫米为主要原料的全谷物食品;开发提高全麦馒头保鲜期的生物酶制剂,以提高馒头的货架期。
统计资料显示,全国大米和面粉总产量中,特等米、标准一等米、特制一等粉等加工精度高的产品占比大。如果按照出品率提高1%计算,每年就可以节约粮食1000多万吨。为此,屈凌波建议在加强对消费者的饮食知识宣传教育的同时,加大全谷物食品的科研攻关力度,尽快建立全谷物食品标准体系,加强对全谷物食品科研和生产领域的财税支持。